白堊紀是什么時期

白堊紀(英語:Cretaceous Period)是地質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個紀,長達8000萬年。白堊紀因歐洲西部該年代的地層主要為白堊沉積而得名。白堊紀位于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發生在白堊紀末的滅絕事件,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
這時期,大陸被海洋分開,地球變得溫暖、干旱。開花植物,最大的恐龍出現時期,許多新的恐龍種類開始出現,恐龍仍然統治著陸地,翼龍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統治著淺海。最早的蛇類、蛾、和蜜蜂以及許多新的小型哺乳動物也出現了。
什么是植物化石

植物化石是各類植物化石的統稱。地史上最早出現的生命是植物,在距今35億年的太古宙地層中就發現了最原始的藍藻類和菌類化石。太古宙及元古宙早期是原始菌藻類的時代,元古宙中朗至奧陶紀是海生藻類植物繁盛的時代,志留紀至石炭紀是陸生孢子植物繁盛的時代,二疊紀至侏羅紀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時代,白堊紀和新生代是被子植物繁盛的時代。植物化石是劃分、恢復地史時期古大陸、古氣候和植物地理分區的主要標志各類古植物本身亦參與了成礦、成巖作用。
為何存在大量白堊紀植物化石

白堊紀被子植物繁盛的原因與氣候變化有關,研究發現,與超級大陸泛大陸的分裂有關的全球氣候變化可能為被子植物在白堊紀的繁盛提供了適度的濕度條件。
白堊紀早期陸地上的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仍占統治地位,松柏、蘇鐵、銀杏、真蕨及有節類組成主要植物群。被子植物開始出現于白堊紀早期,中期大量增加,到晚期在陸生植物中居統治地位,山毛櫸、榕樹、木蘭、楓、櫟、楊、樟、胡桃、懸鈴木等都已出現,接近新生代植物群的面貌。
炭質頁巖
